年久失修的西区小巷,
帮派青年恣意的响指声,
波多黎各少女们在楼顶上旋转跳跃的裙摆……
仅仅提起这些片段,人们心中便会立刻浮现出《西区故事》的情景。
当芭蕾舞与古典乐取代了司空见惯的流行唱段,当纯粹又鲜艳的色调绘制了复杂的人性画卷,《西区故事》用一种超越言辞的表演方式告诉观众,“音乐剧”的定义远比我们想得要宽广许多。
Donald Chan,指挥《西区故事》次数最多的指挥家
这部经典作品的画风和人们熟悉的百老汇音乐剧明显不同,它的故事最初来源自莎士比亚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这个历经时间与文化的差异仍散发其魅力的戏剧作品摇身一变,变成了发生在纽约西区两个帮派之间的故事。
两位年轻人(Tony与Maria)相遇、相爱、互相承诺终生,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,两个敌对帮派间的仇视与偏见残忍地抹杀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
Tony与Maria阳台定情
除了凄婉缠绵的爱情主题,《西区故事》也善于以歌舞展现帮派间剑拔弩张的对战气氛。男女主演绎的《玛丽亚》 和《今夜》婉婉道出“托尼”和“玛丽亚”的动人情愫;
“阿妮塔”与“鲨鱼帮”女孩唱出的《美国(America)》展现了波多黎各女孩对移民生活的向往;
而由“鲨鱼帮”与“杰茨帮”共同演绎的《冷静(Cool)》则将纽约西区的街头斗争搬上了舞台。
《西区故事》的原作诞生于1957年,由一支黄金团队倾情打造,盛演60年而不衰。但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,真的能打动新世纪的观众们吗?
此次巡演版《西区故事》的导演乔伊·马可尼里(JOEY MCKNEELY)却说,这个版本的《西区故事》融入了21世纪的全新审美。
导演乔伊·马可尼里
除了灯光与舞台技术上的革新,演员们的着装也更趋现代化。
“如果他们还穿着上世纪的衣服,观众肯定会觉得这部戏很过时。”导演表示,他希望这个故事的整体呈现能够让观众们觉得,这是一个发生在这个时代的故事,也是一个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故事。
而在演员的选择上,正如《西区故事》的原创者们选择新人而非已成名的演员,乔伊•麦克尼利也更多地选择了美国的新人演员。
导演坚持认为:“这是一个青少年之间的故事。这意味着每个演员应该在差不多这个年纪,这样他们才能具备角色所要求的那种状态和活力。”
或许只有真正坐在台下,大家才能理解这种“活力”所代表的意义。高强度的舞蹈呈现出的磅礴气势不仅透露着肉体上的年轻,同样也让观众感受到了青春的灵魂。这些年轻人仿佛就是生活在这部作品中的人物,渴望用歌舞和表演表达一切。
在故事的结尾,Tony死在了Maria的怀中,Maria满怀的怨恨与无奈最终只化为一句“我爱你,安东”。这个瞬间,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感受到心灵震荡。
《西区故事》最大的魅力在于呼吁和平与包容的永恒命题,它的艺术美学和中心命题从未过时,并在当下这个纷争不断、嫌隙渐生的时代更加闪烁出其现代性和重要性。
“Tonight, tonight, it all began tonight.”
(今夜,今夜,一切都始于今夜。)
正如《Tonight》中唱的那样,Tony在今夜爱上了Maria,仇恨在今夜走到尽头,《西区故事》于今晚正式开启上汽·上海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的华丽篇章。
希望今夜之后,大家能爱上《西区故事》,并由此打开通往“音乐剧”世界的全新大门。
(本文摄影by郑天然)
来自广场君的《西区故事》首演repo
↓↓↓
首演之夜,大家在现场捕捉到了不少熟悉的老朋友。有我们“清单四美”中的两位“刘宝”——张志和于晓璘。
还有大家非常喜爱的音乐剧演员刘令飞、徐丽东。没能找到同是“怪医再就业三人组”的大龙(郑云龙)采访几句广场君有点遗憾……
当然也有音乐剧界的专业人士们,沈小岑老师和音乐剧《妈妈咪呀》的舞蹈总监Sonia也在现场哦~想知道她们怎么评价《西区故事》?快快戳开视频吧
《西区故事》是一个悲剧故事,它的“悲”部分来自剧情,部分也源于它的克制表达。全剧最后的沉默与留白让期待翻转的中国观众们有些失落,却也将深刻的“悲”烙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。
对于这样的处理,观众们愉悦的欢呼比平时更克制一些,但掌声却是持久而又响亮的。
本文图片由James/胡奕杰拍摄
视频由James拍摄剪辑